8年老亿乐社区赞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随着去年年报和最新季报的集中披露 ,光伏产业链企业近一年多的现状得以整体呈现 。目前,光伏企业仍没有摆脱亏损的境地,行业寒冬比业内想象的还要长。

界面新闻选取了A股26家光伏企业业绩 ,它们均是各自细分环节较为龙头或有代表性的企业。

综合看,光伏制造主产业链上的企业多面临亏损,尤其是硅料、硅片环节 。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 ,多数硅料 、硅片企业已连续亏损了15个月。

硅料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去年亏损超70亿元 ,大全能源(688303.SH)亏损超27.18亿元。若算上未显示在表中的两家港股公司协鑫科技(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四家硅料龙头2024年亏损约184亿元 。

有企业15个月连亏、有的盈利百亿,光伏行业年报透露了哪些信息点?  第1张

硅片环节中,被统计的五家企业全年亏损约170.5亿元 。其中京运通(601908.SH)全年净利润降幅高达1100.46% ,也是26家企业中业绩下滑最厉害的企业。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则以近百亿元的亏损获得“亏损王”的头衔。

更下游的电池、组件板块中,两家BC阵营企业亏损较多,隆基绿能(601012.SH)亏损86.18亿元 、爱旭股份(600732.SH)亏损53.19亿元 。

有企业15个月连亏、有的盈利百亿,光伏行业年报透露了哪些信息点?  第2张
标红的为业绩增长企业。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制图:马悦然

今年一季度以来 ,大部分企业的亏损额有所收窄。

但实际上,一季度光伏产品价格仍在低位 。由于诸多企业在去年四季度利润中包含了资产减值的损失,故体现在数据上 ,环比亏损有所减少。

从一季度业绩上看 ,TOPCon技术的红利期正在减退。

作为组件“出货王 ”的晶科能源(688223.SH), 去年全球组件出货92.87 GW,同比增长18.28% 。其凭借着TOPCon的技术红利 ,微盈利了0.99亿元,是光伏企业中位数不多仍实现盈利的公司。

但该公司这一优势明显在减弱。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亏损近14亿元 。

反而是坚持走BC路线的爱旭股份 ,仅亏损3亿元。同样是BC支持者的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了近四成。

爱旭股份在一季度现金流转正 。该公司披露,今年第一季度 ,其N型ABC组件销售量达4.54 GW,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0%,较2024年四季度环比增长超40% 。

爱旭股份称 ,伴随行业逐渐走出周期底部,其凭借N型ABC业务已率先实现经营情况大幅好转,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7亿元 ,“体现了以技术创新穿越周期的强烈信号。”

在行业寒冬仍能盈利的企业 ,要么凭借储能等其他业务支撑,要么是因为不在硅产业链上,但受益于持续增长的装机需求。

电池 、组件商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阿特斯(688472.SH) 。阿特斯去年净利润虽然下滑两成,但仍挣了超过20亿元,净利润规模在被统计企业中也居于前位。

阿特斯在财报中表示 ,选择了“主动调整出货策略,优先保障盈利”的策略,并且储能业务的迅猛增长 ,有力支撑了全年的盈利。

去年,阿特斯储能业务出货量达到6.5 GWh,同比增长超 500% 。预计到2025 年 ,该公司大型储能业务的出货规模将进一步增至11-13 GWh。

今年一季度,阿特斯仍保持盈利,但业绩下滑了91.83% ,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一季度 ,关税影响其所得税前利润金额约5.5亿元左右 。

截至目前,新能源业内鲜有公司披露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利润金额。

阿特斯为应对关税壁垒,给出了五条措施。一 ,通过目前短暂的90天时间窗口,利用好东南亚及其他现有供应链的原有产能航道 。二,加快推进部分制造及采购环节向关税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 ,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三,阿特斯计划发挥美国本土组件、电池以及储能产能的先发和规模等优势, 保障并加快位于美国本土的工厂稳定生产 ,持续为客户提供本地化交付。四,积极与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协商,合理分摊关税成本 ,确保供应链稳定 。五,为后续可能的中美谈判及关税回到相对合理的区间做好准备,并通过多种渠道 ,希望能够争取特定产品的关税豁免或减免 。

在去年年报中 ,阿特斯并没有列出美国市场的相关营收情况,但该公司境外营收比重较同行高,达近八成。阿特斯在境外毛利率也较高 ,达到19.55%,同比增长了2.14个百分点;同期境内毛利率仅-1.8%。

被统计企业中,另一家能够实现盈利的横店东磁(002056.SZ) ,业务较为多元化 。除光伏外,该公司还主营磁材+器件业务、锂电业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横店东磁(002056.SZ)光伏毛利率并不低 ,达到18.74%,这也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开拓。

该公司财报中解释称,去年加大了海内外市场的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和市场拓展力度 ,国内市场出货实现翻番以上增长;欧洲将市场版图从西北欧扩展到了东欧和南欧的部分国家,出货实现了高基数下的良好增长;印尼产能助其打开了优质市场,四季度起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 ,还增加了东南欧 、巴西、美国等地销售布局 。

当前 ,仍然盈利的光伏相关企业,多是设备、辅材以及逆变器企业。

唯一亏损的辅材商是欧晶科技(001269.SZ)。该公司主要为单晶硅棒 、硅片的生产和辅助材料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提供配套产品及服务 ,具体包括石英坩埚产品、硅材料清洗服务、切削液处理服务 。

欧晶科技去年亏损超过5亿,很大程度上受到硅片企业的影响。其财报中表示,受行业产能出清叠加去库存的影响 ,光伏行业市场波动较大,供需失衡,下游客户对石英坩埚需求大幅减少 ,石英坩埚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大幅下降,石英坩埚销售量较同期下降74.21%,

同时 ,欧晶科技对存货和部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导致2024年度经营业绩承压。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是光储赛道上最大的赢家之一,该公司在15个月内赚了近150亿元 。

锦浪科技(300763.SZ)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在被统计企业中最高 ,达859.78%。这也主要源于其去年同期基数低。

今年一季度 ,受益于新能源抢装潮,逆变器行业需求增长明显,带动了相关企业业绩 ,但也有例外,即连续亏损的固德威(688390.SH) 。

固德威认为,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境外较高毛利率的逆变器及电池销售收入的下降金额 ,多于境内较低毛利率的户用光伏系统等销售收入的增加金额,导致总体销售毛利较大减少,同时 ,公司研发持续投入 、规模效应下降、财务费用增加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利润较大减少 。

展望未来,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光伏产业链价格难言逆势大涨 ,低位是常态。企业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等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

同时,新能源出海的大势下 ,关税壁垒是避不开的难点 ,这对于境外营收较高的企业将是一大挑战 。

8年老亿乐社区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